世界停擺時,仍然努力不懈|Reebok形象紀錄片
- Undivided Film 逐一影像
- 4天前
- 讀畢需時 3 分鐘

當世界停擺的時候,你還在動嗎?
這不是一句口號,而是我在疫情三級警戒的時候,心裡一直繞著的一個問題。那時候健身房封了、賽事停了,所有人都像被按下暫停鍵,但我注意到一件很特別的事——我那些運動員朋友,沒有一個人停。他們照樣訓練、照樣苦練,沒有觀眾,沒有掌聲,他們還是把自己操到極限。

這支 Reebok 的形象影片,就是從這個畫面開始的。
拍一支我自己也會反覆回放的影片
老實說,我一直都想拍運動廣告。某種程度上,對一個導演來說,運動廣告就像是一場技術與情感的合體試煉。那種張力、那種節奏的控制,如果掌握得好,畫面本身就會說話,連旁白都不需要。
所以當我認識了這位運動員演員,發現他不只是動作漂亮、表情有張力,還剛好跟 Reebok 有合作關係,我知道——這次可以拍一支真正想拍的東西。於是我們開始討論企劃,設定要拍一支類似 Nike 風格、但加上我們自己想法的創作型廣告。
Reebok 也非常開放地給我們自由發揮的空間。他們聽完腳本之後就點頭說:「可以做。」然後我們就動了。

只有兩個人,但畫面一點也不空
你可能想像這樣的影片需要一大票人,結果從頭到尾,現場只有兩個人:我,還有一位燈光兼助理。就是這樣,一支完整的影片就誕生了。
疫情反而變成一種拍攝上的優勢。健身房沒人、運動場空蕩蕩、公路也沒人開車出來玩。結果就是,我們拍攝的每一個場景都順到不行,完全不用封路,也沒有人會路過畫面。
我們用了三個場景去設計節奏:
公路車的爆發感
操場上的耐力與節奏
健身房中的力量與專注
這三種運動剛好分別對應不同的運動節奏,而我也早在腳本階段就安排好了每一段該放在哪裡,節奏要如何轉換。

一次拍到「想像與實際幾乎零落差」
剪這支片的時候,我幾乎是帶著一種驚訝的心情。因為畫面真的就跟我寫腳本時想的一模一樣。不誇張,我三天就剪完,然後一邊剪還一邊在想:「天啊,這太順了吧?」
這支影片,應該是我目前為止最貼近原始想像的一支作品。
裡面有一個畫面,是我最喜歡的:公路車從遠方衝過來,速度快到我們的腳架都被吹到震了一下。那個畫面完全沒有後製加速,完全是「現場的真實」。那種速度的張力,是特效做不出來的。
有點像《Top Gun》在拍飛機飛過鏡頭時的感覺——你不需要告訴觀眾那有多快,只要拍得對,他們自己會感受到。

新型態製作模式的可能性
很多人會問我:「你們兩個人拍出這樣的東西,是怎麼做到的?」
其實這就是我們這種新型態小團隊的優勢。我們不像傳統劇組那樣需要龐大機制、分工嚴密。我可以自己當導演、攝影、剪輯,還能現場調整拍攝策略。我們機動性強、反應快,對現場環境的適應力也高。這樣的方式,非常適合現在這個社群主導、節奏快速的影像時代。
很多國際品牌也開始選擇這種模式。像 Sony 的幾支新產品影片,就直接找一人導演自己拍。不是為了省錢,而是因為效率與創造力更好控制。

最後,我想說這不是一支「品牌片」,而是一支「信念片」
你說這支影片是為了推廣 Reebok 嗎?某種程度上是。但更真實的是——這是一支拍給所有還沒停下腳步的人看的影片。給那些即便沒人看、沒人給掌聲,仍然選擇訓練、選擇堅持的人。
疫情讓很多事情停了,但也讓一些人,更加確定「自己是誰、為什麼還在做這件事」。
Reebok 給我一個機會,去說這樣一段話。
而我,只是把它拍了下來。
🟡 from there you will see who you are to come and what keeps you going
從那裡,你會看見你將成為誰,以及,是什麼讓你持續前進。
觀賞完整影片
文/ 李歐導演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