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全聯小時達:真實故事與感動背後的製作挑戰

已更新:2024年11月7日


全聯的外送平台「小時達」一直以來致力於為消費者提供便利的服務。這次的影片製作,是全聯第一次以形象紀錄片的形式呈現該服務,講述騎士們背後的故事,及他們如何為消費者帶來便利與感動。在這次的製作過程中,我們面對了諸多挑戰,也學到了寶貴的經驗。以下將分為三個主要部分,詳細探討整個製作過程及影片最終的呈現效果。


1. 影片的主題設定:聚焦感動的真實故事


全聯在向我們提出影片需求時,帶來了一個非常明確的方向。他們希望以「小時達」的服務為切入點,呈現一個感人的故事。一位北漂青年因為工作的關係,無法經常回家照顧遠方的父母,但透過全聯的小時達外送服務,他能夠遠端幫助父母打理日常生活,這讓他非常感動,甚至親自寫信給全聯表達謝意。全聯希望通過這個故事,展示其服務背後的溫情,以及他們為何投入外送事業,讓更多消費者感受到來自全聯的關懷與支持。


影片的核心主題是「遠距關懷」,目的是讓觀眾明白,全聯不僅僅是一個零售平台,更是一個能夠在消費者日常生活中,提供溫暖的夥伴。



2. 製作挑戰:時間、人力與實景的考驗


(1.)時間限制與人力安排


在這次製作過程中,最大的挑戰來自於時間的緊迫。從接到需求到最終交片,我們只有短短一個月的時間。這段時間內,我們不僅要找到合適的演員,還要處理多個場景的實景拍攝。這些場景並非攝影棚,而是實際存在的場所,這使得我們必須與多方協調,確保拍攝順利進行。實景拍攝的協調工作耗費了大量的時間與精力,尤其是在如此短的時間內,尋找合適的場景並接洽協調更是一項巨大的挑戰。


(2.)拍攝經驗與應用


儘管時間緊迫,但我們過往豐富的實景拍攝經驗幫助我們克服了許多困難。這次影片以紀錄片形式為主,拍攝了許多真實的消費者與騎士訪談。由於我們以往有許多拍攝素人及側拍經驗,讓整個拍攝過程相對順利。紀錄片的特性要求畫面的真實性,我們也竭盡全力捕捉每一位受訪者最自然、最真摯的情感,讓影片呈現出貼近生活的質感。


(3.)後期剪輯的挑戰


後製部分同樣面臨極大的壓力,特別是時間非常有限。我們只有七天的時間,從拍攝結束到影片最終交付。這段期間,導演與剪輯師幾乎整個星期都待在工作室,甚至經常加班到深夜。由於素材量非常龐大,尤其包含了大量的訪談片段,我們必須在短時間內篩選、整理這些片段,並將它們編排成有情感起伏的影片結構。


在剪輯開始之前,我們首先聆聽了所有的訪談內容,並以這些資訊為基礎,建立整體影片的架構。這個過程讓我們能夠更有效地安排影片的敘事節奏,確保每個片段都能夠呈現出應有的情感張力。最終,我們成功完成了一部將近五分鐘的影片,並確保它在短短的時間內傳達了全聯想要表達的情感與故事。


3. 真實與感動:影片的核心力量


(1.)紀錄片形式的真實性


這支影片最大的亮點之一在於它的真實性。我們希望透過紀錄片的形式,讓觀眾看到外送騎士們背後的辛苦與故事。這並不是一部完全依賴設計的商業廣告,而是一部真實記錄服務過程的影片。透過這樣的形式,我們讓觀眾更直觀地感受到外送騎士的努力,並理解他們的付出。


這次影片的真實感來自於消費者與騎士的真情流露。雖然部分場景是我們安排的,但整體影片的感動並非來自精心設計的腳本,而是來自於這些真實受訪者的話語,搭配上音樂和畫面的情感呈現。當我第一次看到影片的初剪版時,我自己也被這些真實的情感打動了。這讓我深刻體會到,一部成功的影片要能夠真正打動人心,必須要建立在真實的基礎上。


總結來說,這支影片不僅成功記錄了小時達的故事,也讓我們更加體會到影片製作中真實的重要性。感動人心的影片,不僅僅是依靠畫面與音樂的配合,更在於真實故事與情感的傳遞。這次的經驗讓我們明白,只有在影片中融入真實的元素,才能讓觀眾真正產生共鳴,並在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。



12 次查看0 則留言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